最新电影在线观看,jrs低调看直播,avav天堂,囯产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電源先生(PowerMan)
認證:優質創作者
所在專題目錄 查看專題
如何推導輸出容性紋波電壓的表達式?——也談數學之美
BUCK電路的輸出電容怎么選型?
BUCK電路輸出紋波電壓的計算公式
如何推導DCM模式下輸出紋波電壓表達式?
電容,(C)能力越大,(I)責任越大...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能不能用100uF/500mA的電解并聯10uF/3A的MLCC電容,來滿足容值和紋波電流的要求呢?
作者動態 更多
5步法搞定RC吸收電路參數計算
1小時前
BOOST電路DCM模式電感峰值電流公式推導 | 搞錯了,再來~~
1星期前
BOOST電路DCM模式電感峰值電流公式推導 | 基于伏秒平衡原理
2星期前
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 BOOST芯片LM5155沒有EN引腳,為什么啊?
3星期前
技術文章合集推薦,從0到1設計BUCK
08-06 20:24

電容,(C)能力越大,(I)責任越大...

1. 簡介

此文,我們分析下電容器的電容量C與其過電流I的關系。

引用前文 [ 電荷公式列傳 ] 中分析過的“電荷公式” ΔQ = I*ΔT = C*ΔV 可知,在 ΔT 和 ΔV 不變的情況下,電容器的電容量C與其過電流I成正比關系。

我們知道,電容量C的定義式為C=Q/U,表征的是電容器上單位電勢差對應的電荷量;或者直接說,電容量C表示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將電容器的C與I的關系總結為兩點:

(1) 電容并聯,可以分流。每個電容分得的電流與其電容量成正比關系。

(2) (C)能力越大,(I)責任越大。也就是,電容器的電容量C越大,需要的充放電電流I也就越大。

圖1&2: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2. 理論分析

“電荷公式” ΔQ = I*ΔT = C*ΔV 可知,在 ΔT 和 ΔV 不變的情況下,電容上的充放電電流與電容量的比值 I / C = ΔV / ΔT,這是個常數,所以電容量 C 越大,充放電電流 I 也就越大,二者成正比關系。

圖3:BUCK電路輸入電容上的瞬時電流

圖3所示,是忽略紋波電流情況下的BUCK電路輸入電容上的瞬時電流波形,在高邊開關管導通的TON期間,電容上的電流為(1-D)*Iout,電容對外放電;在高邊開關管關斷TOFF期間,電容上的電流為-D*Iout(電容的電流方向規定為:流出電容為正,流入電容為負)。

所以,BUCK電路輸入電容上電流峰峰值就等于負載電流(1-D)*Iout + D*Iout = Iout,這是輸入端總的輸入電容上的電流。

圖4所示,在TPS5450電路實例輸入端存在C1和C4兩個電容的情況下,因為 I / C = ΔV / ΔT 為常數,電容量較大的電容器,其上電流也就越大。在總的輸入端輸入電容電流為ICIN、負載電流為Iout、C1 < C4的情況下,有:

IC1 < IC4

ICIN = Iout = IC1 + IC4

IC1 = Iout * C1 / (C1 + C4)

IC4 = Iout * C4 / (C1 + C4) 

3. 電容并聯,可以分流

圖4:TPS5450電路實例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實際測試中配置的輸出電壓大小為3.3V,輸入電壓典型值是12V。

3.1 IOUT=1.0A

圖5:IOUT=1.0A,C1=1*47uF,IC1=860mA

圖6:IOUT=1.0A,C1&C4=2*47uF,IC1=460mA

可見,在 IOUT=1.0A 條件下,當輸入端僅有 C1=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860mA ;當輸入端有 C1&C2=2*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460mA ,大致為 860mA 的一半。

3.2 IOUT=2.0A

圖7:IOUT=2.0A,C1=1*47uF,IC1=1.7A

圖8:IOUT=2.0A,C1&C4=2*47uF,IC1=0.9A

可見,在 IOUT=2.0A 條件下,當輸入端僅有 C1=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1.7A ;當輸入端有 C1&C2=2*47uF 電容時,流過 C1 的紋波電流峰峰值為 900mA ,大致為 1.7A 的一半。

3.3 小結

圖5對比圖6,圖7對比圖8,可見在僅有 C1=47uF 的基礎上,增加 C4=47uF時,C1 上的紋波電流峰峰值將近減半。這就很好地證明了“電容并聯,可以分流”。

4. (C)能力越大,(I)責任越大

圖9:IOUT=2.0A,C1=47uF,C4=100uF,IC1=0.52A

圖10:IOUT=2.0A,C1=47uF,C4=100uF,IC4=1.3A

圖9對比圖10,負載電流 Iout = 2.0A、C1 = 47uF、C4 = 100uF 的情況下,總輸入電容上的電流峰峰值也是 2.0A ;那么理論上 C1 電流峰峰值應該為 2.0A*47 / (47+100) = 0.64A,C4 電流峰峰值應該為 2.0A*100 / (47+100) = 1.36A;實測,IC1=0.52AIC4=1.3A,與理論分析值0.64A和1.3A比較相近的。兩個電流與電容比值分別為,1.3/100=0.013,0.52/47=0.011,可見這兩個常數也是比較相近的。

5. 總結

此文,分析總結了BUCK電路輸入電容的兩個重要特性:

(1) 輸入電容并聯,可以分流。

(2) (C)能力越大,(I)責任越大;或者說,輸入電容量越大,對應的充放電電流也越大。

對于“(C)能力越大,(I)責任越大”這點,可以如此理解:BUCK電路工作在CCM模式下時,導通時間TON或關斷時間TOFF都是固定的,或者說每個周期TSW時間是固定的,忽略輸入電壓紋波的情況下輸入電壓VIN也是固定的,所以在多個輸入電容并聯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每個電容上的輸入電壓都相等,必然是對電容量更大的電容需要更大的充放電電流。

推薦閱讀:

BUCK電路輸入電容CIN紋波電壓

BUCK電路輸入紋波電壓的計算公式和最大值

BUCK電路減小輸入紋波電壓的方法

BUCK電路輸出紋波電壓有哪些組成部分?

BUCK電路的輸出電容怎么選型?

如何推導輸出容性紋波電壓的表達式?——也談數學之美

BUCK電路輸出紋波電壓的計算公式

推薦關注“電源先生”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子星球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與稿件投訴,請聯系:editor@netbroad.com
覺得內容不錯的朋友,別忘了一鍵三連哦!
贊 3
收藏 3
關注 436
成為作者 賺取收益
全部留言
0/200
成為第一個和作者交流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