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Switch可實現無鉗位設計嗎?答案是的,不過是有條件的。
無箱位設計完全依賴漏極節點電容來控制漏電感引起的峰值漏極-源極電壓。因此最大AC輸入電壓、反射電壓VoR的數值、漏感能量(是漏感和初級峰值電流的函數)、以及初級繞組電容決定了峰值漏極電壓。如下圖VoR(輸出反射電壓)是在次級二極管導通期間輸出電壓與二極管正向導通壓降之和,通過變壓器的變比反射到初級繞組上的電壓。直流總線電壓、漏感尖峰電壓以VoR決定了峰值漏極電壓。
無箝位設計僅適用于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2.5 W,反射電壓VoR ≤90 V的情況下使用。對于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2W的設計,初級繞組應采用雙層繞制的結構以確保初級匝間電容在25pF到50pF的足夠大范圍內。
值得一提的是LinkSwitch使用了限流調節技術從而使得限流點公差非常精確,同時采用專利的變壓器結構技術,得以在初級電路中實現無箱位電路的設計。Demo設計,峰值漏極電壓在265 VAC輸入時可以控制在550V之下,對700V耐壓(BVDss)的MOSFET管來說有非常大的裕量。
不過仍要注意與具備外部電壓箱位的設計相比,在沒有任何功率耗散元件作為外部電壓箱位的情況下,較長時間的漏感振蕩會導致EMI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