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以太網相關基礎知識。
以太網(Ethernet)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網絡通信方式之一,廣泛應用于:
路由器、交換機——構建局域網(LAN)
電腦、服務器——高速數據傳輸
工業設備、智能家居——穩定可靠的通信
本文將分析以太網硬件設計,涵蓋MAC/PHY架構選擇、網絡變壓器作用、PCB布局走線要點,幫助大家優化設計,提高通信穩定性。
01 以太網電路硬件架構
以太網接口的硬件電路通常由以下部分組成:???? CPU(處理數據)???? MAC(媒體訪問控制層)???? PHY(物理層芯片)???? 網絡變壓器(信號隔離與增強)???? RJ45接口(物理連接)
隨著芯片集成度提高,設計方式也在不斷優化,以下是幾種常見方案對比:
MDIO總線接口,主要是完成CPU對于PHY芯片的寄存器配置;MII即媒體獨立接口,也叫介質無關接口。常見的有MII、RMII、GMII、RGMII等。“媒體獨立”表明在不對 MAC 硬件重新設計或替換的情況下,任何類型的 PHY 設備都可以正常工作。
對于上述四部分,并不一定都是獨立的芯片,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PHY整合了大量的模擬硬件,而MAC是典型的全數字器件,芯片面積及模擬/數字混合架構的原因,是將MAC集成進微控制器而將PHY留在片外的原因。更靈活、密度更高的芯片技術已經可以實現MAC和PHY的單芯片整合;
結論:
- 方案2(CPU集成MAC+PHY + RJ45帶變壓器)最優,器件少、開發簡單。
02 關鍵元件解析:PHY、網絡變壓器、RJ45
1、PHY芯片: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轉換的橋梁
- 作用:將MAC層的數字信號轉換為適合網線傳輸的模擬信號。
關鍵參數:
- 速率:10/100Mbps(百兆)、1000Mbps(千兆)
- 接口類型:MII/RMII/GMII(與MAC通信)
- 傳輸距離:千兆以太網支持最長100米的雙絞線傳輸
- 特殊功能:部分PHY芯片支持POE(以太網供電)
2、 網絡變壓器:信號隔離與增強
網絡變壓器(也叫以太網隔離變壓器)是保證通信穩定的關鍵,主要作用:電氣隔離——阻斷PHY與RJ45之間的直流分量,保護芯片;抑制共模干擾——減少外部電磁干擾(EMI);阻抗匹配——優化信號傳輸質量。
3、RJ45接口:百兆 vs. 千兆
百兆(100BASE-TX):僅使用 2對(4芯)雙絞線(Cat5或更高規格電纜中的1-2、3-6線對):
1對(TX+、TX-)用于發送數據,
1對(RX+、RX-)用于接收數據,
其余2對未使用。
RJ45 插座 10M/100M 接口定義
- 千兆(1000BASE-T):使用 全部4對(8芯)雙絞線(Cat5e或更高):
以太網可以通過自動協商協議選擇工作模式,通常會自動選擇全雙工模式,但也可能回退到半雙工模式。
RJ45 插座 1000M 接口定義
03 PCB設計要點
1、整體布局
- 盡量靠近RJ45,縮短差分走線長度。
- 下方避免其它信號線,防止干擾。
2、差分線(TX/RX)走線規則
- 等長匹配(要求長度差≤5mil)。
- 阻抗控制(通常100Ω差分阻抗)。
- 避免銳角走線,減少信號反射。
3、網口與變壓器PCB設計要點
3.1、耐壓隔離
網絡變壓器中間隔離區需足夠寬,確保耐壓要求。
PHY與RJ45需分屬不同地平面,禁止跨平面布局或走線。
3.2、抗干擾處理
變壓器下方所有層挖空,避免底層銅箔引入噪聲。
3.3、差分線布線
優先走底層,遠離網口外殼接地層。
阻抗建議控制在100Ω±10%(非強制但推薦)。
3.4、外殼接地
網口金屬外殼接地線需加粗,確保低阻抗連接。
4、Bob Smith連接隔離繞組的中心抽頭有一個“Bob Smith”端接, 通過75?電阻和1000pF電容連接到機殼地,這個阻容的作用就不贅述了,感興趣可以自己在網上去查。
5、網口若帶LED指示燈,通常包含:
LED_LINK(連接指示燈)——顯示物理鏈路狀態,異常時可能是網線、端口或對端設備問題;LED_SPEED(速率指示燈)——顯示當前網絡速度,異常時可能因網線質量差或信號不良。
PCB設計要點:優先走差分線,LED信號線需避開并用地平面隔離。
6、晶振處理25MHz晶體下方應避免走其他信號線,并需進行完整的包地處理。由于以太網的25MHz時鐘一旦出現問題會帶來較大調試難度,因此必須確保晶振部分的包地處理完善可靠。
當然,本文旨在拋磚引玉,內容并不完全,篇幅有限,就寫到這里了,歡迎大家留言更正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