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圖1所示,我們在設計buck電路時,經常會看到有些設計會在自舉電容處串聯一個小電阻,這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圖1 buck電路典型應用
自舉電容Cboot、PCB走線和MOSFET的柵極存在寄生電感(Lpar)。它們與自舉電容Cboot和MOSFET的柵極電容Cgd形成LC諧振電路。在SW電壓劇烈跳變時,會引起高頻振鈴,如下圖2所示為沒有加入Rboot的SW引腳波形。高頻振鈴是EMI的主要來源之一,它會像天線一樣輻射噪聲,影響其他電路。
圖2 無Rboot的SW引腳波形
串入電阻Rboot抑制振鈴后,EMI性能會得到顯著改善,電路更容易通過電磁兼容性測試。串聯電阻Rboot可以增加該諧振回路的阻尼,有效地抑制振鈴,平滑開關波形。這就像給一個搖擺的門加上了阻尼器,如下圖3是加上Rboot的SW波形。
圖3 有Rboot的SW引腳波形
串聯電阻可以減緩開關邊沿,是一種在效率和可靠性/噪聲之間的折衷方案。雖然會略微增加開關損耗,但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穩健性。
總結一下:在PCB布局時,如果空間允許建議在Cboot電容的SW端預留一個0Ω電阻的焊盤。這樣如果在測試中發現SW節點有嚴重的振鈴和EMI問題,我們可以非常方便地將其替換為一個小阻值的電阻來進行調試和優化,而無需修改PCB。這是開關電源設計中常見的一種設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