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需求分析
->?應用場景?:本5kW風能發電系統主要面向分布式并網發電應用,如為農村家庭、小型農場、海濱驛站、通信基站等場景提供綠色電力。系統旨在高效捕獲風能,實現“風能至電能”的轉換,并將電能高質量地饋入單相220VAC/50Hz電網,實現自發自用或余電上網。
-> 輸入特性?:輸入源為小型水平軸風力發電機,其輸出為幅值及頻率隨風速變化的非標準三相交流電。整流后的直流電壓范圍寬泛,典型范圍在50VDC至500VDC之間波動。系統需適應風速從切入到切出的劇烈變化,具備寬電壓輸入下的高效能量提取能力。
->?輸出參數?:額定輸出交流功率5kW,并網電壓220VAC/50Hz,輸出電能質量需滿足并網要求,電流總諧波畸變率(THD)<5%。
->?性能指標?:MPPT效率>98%,系統峰值效率>95%,具備低風速啟動和高風速限功率運行能力。
->?環境適應性?:全戶外設計,防護等級IP65,工作溫度-25℃至+60℃,適應高濕度、高鹽霧等惡劣環境,設計壽命>15年。
2.? 拓撲結構選擇
系統架構?:采用“不控整流橋 + DC-DC Boost變換器 + H4全橋逆變器”的三級式拓撲結構。該架構技術成熟,可靠性高,成本效益好,非常適合中小功率的風能并網發電系統。
前級整流與Boost電路?:
不控整流橋?:采用三相二極管整流橋,將風力發電機產生的變頻變壓三相交流電轉換為脈動直流電。該方案結構簡單,堅固耐用,無需控制,能天然適應風力發電機輸出的寬范圍變化。
Boost升壓電路?:置于整流橋后,核心功能是實現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和升壓。它將寬范圍變化的整流后直流電壓提升至穩定的、高于電網峰值的直流母線電壓(如400VDC),為后級逆變并網創造穩定工作條件。
后級逆變電路?:采用H4全橋逆變拓撲,由四個開關管(IGBT或MOSFET)組成。該拓撲是單相并網逆變器的經典結構,通過高頻PWM調制,可將穩定的直流母線電壓逆變為與電網同頻同相的正弦交流電,并實現并網電流的精確控制。
直流母線設計?:母線電壓設置為400VDC。采用電解電容與薄膜電容并聯的方案。電解電容(如2000μF/450V)提供主要能量緩沖,維持母線電壓穩定;薄膜電容(如10μF/630V)用于吸收高頻開關紋波電流。
3. ?控制策略
- ØMPPT(最優轉矩控制 - OTC):風力發電機的最大功率點(MPP)對應一個最優轉速和最優轉矩。OTC是一種基于轉矩的MPPT算法。其核心在于:?控制發電機的電磁轉矩指令(T_ref)正比于發電機轉速(ω)的平方(T_ref = K_opt * ω²)?。系數K_opt由風機的特性決定(與空氣密度、風機半徑、最大功率系數等有關)。該算法無需檢測風速或風機槳距角,通過控制轉矩即可間接控制轉速,動態響應快,且在工作點穩定時無功率振蕩,效率高。
- ØBOOST雙環控制?:系統采用電壓外環與電流內環的級聯控制結構。
?外環(電壓環):OTC算法根據實時檢測的發電機轉速(換算得到)計算出最優轉矩,進而產生對應的最優直流電流指令(Iq_opt)。電壓環PI控制器以此電流指令為目標,其輸出作為內環的電流參考。
內環(電流環):負責快速、準確地跟蹤電流參考指令,通過調節Boost電路的占空比,控制輸入電感電流,從而控制風力發電機的電磁轉矩,使其跟蹤最優轉矩。
- Ø?并網逆變控制?:采用電網電壓前饋的電流閉環控制策略。
電流內環:核心控制環。采集并網電流反饋,與電流指令(由功率和功率因數決定)進行比較,通過PI調節器(或PR調節器)生成驅動信號,控制H4橋臂,使并網電流嚴格跟蹤指令,保證電能質量(低THD)和功率因數。
電網電壓前饋:引入電網電壓信號進行前饋補償,可有效抑制電網電壓擾動對系統的影響,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和動態響應性能。
同步鎖相環(PLL):實時精準檢測電網電壓的相位和頻率,為電流控制提供同步基準,確保逆變器輸出與電網完全同步。
4. 最優轉矩(OTC)系統實現?
4.1 BOOST與OTC控制實現
Boost電路在本系統中的角色不僅是升壓,更是實現MPPT的執行機構。OTC算法通過控制Boost電路的輸入電流(即發電機轉矩)來追蹤最大功率點。?
工作原理?:OTC控制器持續監測風力發電機經整流后的等效直流側轉速(可通過檢測直流電壓和電流換算或直接使用轉速傳感器)。根據公式 T_ref = K_opt * ω² 計算出當前轉速下的最優轉矩參考值 T_ref。對于PMSG,電磁轉矩 T_em 與q軸電流 I_q 成正比(T_em = (3/2)*p*ψ*I_q,其中 p 是極對數,ψ 是永磁體磁鏈)。因此,目標轉矩可轉換為目標q軸電流 I_q_ref。該轉矩參考最終被轉化為一個對應的直流電流參考指令 I_dc_ref,送入Boost的電流內環。電流內環通過高頻PWM控制功率開關管(如IGBT),迫使電感電流(即輸入電流)快速跟蹤 I_dc_ref,從而使得風力發電機始終被控制在最優轉矩下運行,輸出最大功率。
控制架構如下:
4.2 MPPT(OTC)閉環搭建
系統搭建如下:
4.3 MPPT(OTC)仿真驗證?
PSIM仿真顯示:在0.5S時刻,將風速由原來7m/s改變為10m/s,MPPT能歐快速響應,過渡平滑;在切換前后都能夠準確跟蹤到最大MPPT點,滿足系統要求。
5. 逆變器并網控制實現?
5.1 逆變雙閉環控制
并網逆變控制框架基于電流內環、電壓外環加前饋的結構:
? 直流母線電壓外環?:監測直流母線電壓,與400VDC的給定值進行比較。PI控制器的輸出作為并網電流幅值的參考值(I_grid_ref)?。該環的作用是平衡前級輸入功率和后級輸出功率,穩定直流母線電壓。當風能輸入功率增大時,為維持母線電壓穩定,必須增大并網輸出電流,反之亦然。
并網電流內環?:將I_grid_ref與由PLL生成的單位正弦波相乘,得到瞬態電流參考波形 i_ref(t)。采集實際并網電流 i_grid(t) 與 i_ref(t) 比較,誤差經電流調節器(如PI控制器可無靜差跟蹤交流信號)計算,再疊加電網電壓前饋量,生成最終的雙極性PWM驅動信號,控制H4橋臂的開關,實現高功率因數并網。
控制框架如下:
5.2 逆變并網閉環實現
逆變閉環系統如下:
5.3 仿真驗證?
搭建完整的并網控制系統仿真模型。測試場景:在t=0.5s時,改變輸入到母線的功率。仿真結果顯示:輸入功率突變期間,直流母線環路快速響應,電流內環迅速調整;直流母線電壓在外環調節下僅有微小波動后快速恢復穩定。系統動態響應良好,證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魯棒性。
6. MPPT+并網逆變系統聯調
將前級不控整流+Boost MPPT(OTC)系統的高壓輸出(400VDC穩定母線)接入后級H4并網逆變系統的直流輸入端口,即構成完整的5kW風能并網發電系統仿真模型。
仿真波形:
7. 系統總結
本文基于5kW風能并網發電系統的技術需求,完成了從應用場景分析、拓撲結構選擇、控制策略制定到系統仿真驗證的全過程。系統采用“不控整流 + Boost MPPT + H4逆變”的三級式架構,前級應用了動態性能優異的最優轉矩控制(OTC)算法實現風能的最大捕獲,后級采用帶電網電壓前饋的電流閉環控制策略實現高質量并網。
通過詳細的仿真驗證,系統在風速擾動條件下均能保持穩定運行,實現了風能的高效利用與友好并網。系統結構簡潔,控制算法高效可靠,在效率、可靠性、電能質量和成本效益方面達到了良好的平衡,為產品的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